技術分析理論中“W底”的實戰技巧
在技術分析理論中,有許多的技術形態,確認底部形態也有很多種。但投資者比較常用的底部確認形態應該“雙底”形態比較多,也稱為“W底”。下面希財君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雙底”的構成和實戰中怎么尋找“雙底”做一個簡單的知識普及?!半p底”顧名思義需要2個底部來完成,一般形成在底部尾端。
1、第一個底部來確認下跌趨勢開始走緩,短期拋壓盤已盡,莊家和機構吸籌到一定的籌碼,緩慢拉升釋放一定的獲利盤和解套盤,形成頸部。第一個底部也稱為第一買點。
2、第二個底部來確認第一個底部的有效性,而且第二個底部普遍高于第一個底部,這樣才不會破位的風險,莊家也可以正常吸籌,但承擔的風險較小。對于技術分析的投資者認可度也比較高,可以吸引技術分析投資者的資金進入,提高個股的熱度和量能效應,借助投資者和機構資金突破第一回升頸部,“雙底”成立,個股也走出底部區間。第二個底部也稱為第二買點。
3、“雙底”形態還需要其他指標來確認是否成立,需要“MACD”指標來確認背離跡象,“量能”來確認是否得到資金的認可。
在尋找“雙底”的同時,投資者一定要注意個股是不是出于底部區域,形態的成立與否,位置比較重要。任何一個形態都有自己的位置區間,位置不對,形態就是大打折扣,或者失敗。因此投資者在看“雙底”時候還需要關注二底的量能,沒突破頸線很容易演變成“M頂”。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